石化振興規劃細則出台,成品油商業儲備提上日程
來源:中國化肥網 作者:夏波 發布時間:2009-05-19 閱讀次數:5089次
5月18 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石化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細則表示将保持産業平穩運行,提高農資保障能力,穩步開展煤化工示範,抓緊實施重大項目,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大力推動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大型石化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加大國内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穩定石化産業原料的國内供給。
石化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石化産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産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産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對促進相關産業升級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增長、擴内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确保石化産業穩定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産業升級,特編制本規劃,作為石化産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2011年。
一、石化産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我國是石化産品生産和消費大國。進入21世紀以來,石化産業保持快速增長,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逐步提高。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左右,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約1個百分點。化肥、農藥、成品油、乙烯、合成樹脂等産品産量位居世界前列。相繼建成了14個千萬噸級煉油、3個百萬噸級乙烯生産基地,雲南、貴州、湖北三大磷肥産區,青海、新疆百萬噸鉀肥工程。但是,石化産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現,主要表現為:集約發展程度偏低,産業布局分散;創新能力不強,高端産品生産技術和大型成套技術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産品結構不盡合理,中低端産品比重較大;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産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加劇;農資供給需要加強,低成本産品産能不足,市場調控體系不完善;一些地區不顧資源、環境條件,不注重能源轉換效率,盲目發展煤化工。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石化産業受到較大沖擊,國内外市場萎縮,生産持續下降,企業庫存增加、價格大幅下跌,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生産經營困難。當前,我國石化産品消費仍處于增長期,油品、化肥、農藥剛性需求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産品市場潛力巨大,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石化産業的調整和振興,促進産業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擴内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穩定石化産品市場,保持産業平穩增長;依托大型企業和産業基地,按照煉化一體化、園區化、集約化模式和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态環境、促進安全生産的要求,優化石化産業布局;統籌國内外資源,保障農資供給;推進自主創新,實施技術改造,發展高端産品,着力提高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不斷增強産業競争能力,進一步增強石化産業的支柱産業地位。
(二)基本原則。
堅持穩定生産運行與促進産業振興相結合。既要着力解決當前石化産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保障産業平穩運行,又要着眼長遠,加快轉變增長方式,促進産業升級,增強發展後勁。
堅持調整産品結構與增加有效供給相結合。抓住有利時機,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産成本,提高中高檔産品比重,促進産品升級換代,增加有效供給能力,滿足市場需求。
堅持加快技術改造與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加大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力度,推動産業技術進步;強化技術改造,促進石化産業技術的系統化和集成化;加強關鍵和前沿技術研發,增強自主創新對産業發展的支撐能力。
堅持實施重大項目與調整産業布局相結合。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嚴格控制煉油乙烯新布點,統籌考慮對外合作項目規劃布局。推動大型企業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産業集中布局、集約發展。
(三)規劃目标。
2009—2011年,石化産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力争實現平穩運行,經過三年調整和振興,到2011年,産業結構趨于合理,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綜合實力顯著提高。
1.産量保持穩步增長。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達到40500萬噸,成品油、乙烯産量分别達到24750萬噸、1550萬噸。
2.農資保障能力增強。到2011年,化肥産量達到6250萬噸(折純),鉀肥産量達到400萬噸(折純),高濃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産地生産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産成本大幅下降;化肥儲備基本滿足市場調控需要。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比重顯著提高,縣鄉農用柴油供應網絡不斷完善。
3.産業布局趨于合理。成品油“北油南運”的狀況得到改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産業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建成3-4個2000萬噸級煉油、200萬噸級乙烯生産基地。煤化工盲目發展的勢頭得到遏制。
4.産品結構顯著改善。2009年車用汽油全部達到國Ⅲ标準,2010年車用柴油全部達到國Ⅲ标準,2011年輕質油品收率達到75%,高端石化産品自給率明顯提高。
5.技術進步明顯加快。丁基橡膠等産業化技術取得突破,千萬噸級以上煉油、百萬噸級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術裝備實現本地化,煤制油、烯烴、乙二醇等示範工程建成投産。
6.節能減排取得成效。到2011年,石化産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塵等污染物排放量減少6%以上,行業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綜合能耗普遍降低,大型煉油裝置噸原油加工耗标準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裝置噸乙烯耗标準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裝置噸氨綜合能耗低于1.8噸标準煤。
三、産業調整和振興的主要任務
(一)保持産業平穩運行。
加快實施國家擴大内需、調整和振興重點産業、增産千億斤糧食等各項綜合措施,拉動石化産品消費。落實有利于石化産業發展的稅收和加工貿易政策,擴大石化産品市場。加強對進口石化産品的監測預警,防止境外産品傾銷。打擊石化産品走私,維護市場秩序。嚴格執行油品質量标準,嚴禁達不到國家規定标準的油品進入市場。擴大油品和化肥儲備,減輕企業庫存壓力。采取積極的信貸措施,緩解企業流動資金困難。
(二)提高農資保障能力。
采用潔淨煤氣化和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對現有氮肥生産企業進行原料和動力結構調整,實現原料煤多元化,降低成本;在能源産地适當建設大型氮肥生産裝置,替代落後産能。優化磷肥資源配置,推廣硫和中低品位磷礦綜合利用等技術,繼續建設好雲南、貴州、湖北三大磷肥基地。加大國内外鉀礦資源勘探開發,科學規劃青海、新疆鉀肥基地發展,加強鉀礦共生、伴生資源開發利用。調整農藥産品結構,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品種,推動原藥集中生産。完善化肥儲備制度,提高市場調控能力。加強農用柴油供應網絡建設,滿足季節性集中消費需要。
(三)穩步開展煤化工示範。
堅持控制産能總量、淘汰落後工藝、保護生态環境、發展循環經濟以及能源化工結合、全周期能效評價的方針,堅決遏制煤化工盲目發展勢頭,積極引導煤化工行業健康發展。今後三年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産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試點項目,重點抓好現有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等五類示範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的新途徑。
(四)抓緊實施重大項目。
抓緊組織實施好“十一五”規劃内在建的6套煉油、8套乙烯裝置重大項目,力争2011年全部建成投産。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實施上述項目,形成20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11個百萬噸級乙烯基地。煉油和乙烯企業平均規模分别提高到600萬噸和60萬噸。
(五)統籌重大項目布局。
堅持保護生态環境、發展循環經濟、立足現有企業、靠近消費市場、方便資源吞吐、淘汰落後産能的原則,按照一體化、園區化、集約化、産業聯合的發展模式,統籌重大項目布局,嚴格控制煉油乙烯項目新布點。做好新建重大煉油乙烯項目論證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近期重點做好利用境外資源在國内合作加工的煉化項目前期工作,選擇2-3個條件好的現有大型煉化企業進行擴建。結合中緬原油管線的進展情況,适時開展西南地區煉化項目的布局研究。
(六)大力推動技術改造。
加快前沿技術自主化、關鍵技術産業化、工程技術本地化,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技術和産品标準。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推動園區化發展和清潔生産,實現節能減排。煉油乙烯行業重點推廣液化氣制高辛烷值汽油、渣油加氫處理、資源梯級使用等技術,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氮肥行業重點推廣廢水閉路循環等技術,磷肥行業重點推廣硫酸生産餘熱回收等技術。推動企業技術改造,開展煉油企業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乙烯裝置節能降耗改擴建,氮肥企業原料路線和動力結構調整,磷肥企業優化資源配置,農藥企業高效低毒低殘留産品生産和農藥廢棄物處置能力建設,高端石化産品産能建設等工作。
(七)加快淘汰落後産能。
淘汰工藝技術落後、産品質量差、安全隐患大、環境污染嚴重的落後産能。對煉油行業采取區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萬噸及以下低效低質落後煉油裝置,積極引導100萬-200萬噸煉油裝置關停并轉,防止以瀝青、重油加工等名義新建煉油項目。對化肥行業通過上大壓小,産能置換,淘汰技術落後、污染嚴重、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産能。對農藥行業依據行政法規,淘汰一批高毒高風險農藥品種。加快淘汰電石、甲醇等産品的落後産能,提高污染防治和産業發展水平。
(八)加強生态環境保護。
石化産業屬于資源消耗量大、廢棄物排放量高的産業,生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産責任重大。要加強産業監管,促進産業發展與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相協調。加強環境容量調查和規劃,引導石化産業合理布局、清潔發展。行業協會要積極配合職能部門加強産業運行的監測管理。生産企業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切實履行生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産責任,進一步增強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重點加強江河湖泊和人口密集區等敏感地區産業發展的監督指導。依法關停不符合環保和安全生産要求的企業,現有企業必須達标運行,新建項目原則上應進入合規設立、環保和安全設施齊全的産業園區。
(九)支持企業聯合重組 。
推動大型石化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優化産業布局和上下遊資源配置,增強國際競争力。引導大型能源企業與氮肥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實現優勢互補。支持骨幹磷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支持鉀肥龍頭企業開展産業整合,促進鉀礦資源合理利用。鼓勵優勢農藥企業實施跨地區整合,努力實現原藥、制劑生産上下遊一體化。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擴大産業規模,做強高端石化産業。
(十)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加大國内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穩定石化産業原料的國内供給;開展油鉀兼探,推動青海和新疆等地含鉀鹵水和海相鉀礦資源勘查。加強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煤炭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硫回收,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國内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境外油氣、鉀礦、硫資源開發與合作。
(十一)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石化企業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抓住産業調整和振興的機遇,加強生産要素全球配置能力,深化企業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不斷提高經營管理和科學決策水平,着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風險防範能力及核心競争力。強化質量管理和節能管理,加強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嚴格安全生産責任。加強環境保護,做好節能降耗和減排工作。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企業人才,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建設和諧企業。
四、政策措施
(一)完善化肥儲備機制。
完善中央、地方兩級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加強淡儲化肥調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淡儲旺供的調控體系,保障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支持化肥骨幹生産企業儲備磷铵和尿素。抓緊研究建立國家化肥儲備。
(二)抓緊落實油品儲備。
加快儲備設施建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增加成品油國家儲備。參照原油商業儲備做法,盡快研究制訂成品油商業儲備辦法和制度。
(三)加強信貸政策支持。
鼓勵金融機構對基本面較好、信用記錄較好、守法經營、有競争力、有市場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财務困難的石化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完善成品油價格政策,結合消費稅制度改革,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建立有利于石化産業發展的成品油消費稅征收體制。
(五)加大技術改造投入。
制訂《石化産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項目及産品目錄》,設立石化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重點支持油品質量升級、化肥農藥結構調整、高端石化産品發展。支持異戊橡膠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丁基橡膠和己内酰胺等關鍵技術産業化,大型乙烯等工程技術本地化示範工程建設。
(六)支持境外資源開發。
加強引導,簡化審批手續,完善信貸、外彙、稅收等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資源勘探和開發。
(七)實施公平稅負政策。
統籌兼顧石化産業與下遊加工貿易發展,科學制定石化産品進出口稅收政策和加工貿易政策,實行國産與加工貿易進口石化産品公平稅負。抓緊完善化肥出口管理政策。
(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
認真落實和完善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決富餘人員安置、企業資産劃轉、債務核定與處置、财稅利益分配等問題。采取資本金注入、融資信貸(銀行貸款,發行股票、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長期票據,吸收私募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中央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支持開展兼并重組的骨幹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調整産品結構。
(九)完善産業發展政策。
抓緊制(修)訂相關産業政策、燃油質量标準、行業污染物排放标準、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辦法、産業準入目錄、鼓勵發展和研發高端石化産品和技術目錄。嚴格控制甲醇、燒堿、純堿等産能過剩行業項目建設和煉油乙烯項目新布點。對于沒有完成小煉油等落後生産裝置關停并轉任務的地區,禁止建設新增産能的項目。綜合運用提高準入門檻、加強清潔生産審核、實施差别電價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建立産業退出機制,完善和落實配套政策措施。加快重點項目的環境評價、用地審核及項目核準工作。
(十)依法做好反傾銷和反走私等工作。
完善石化産業損害預警機制,加強對三大合成材料和高端石化産品進出口異常情況及其對我國内産業影響的監測。依法采取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維護公平貿易秩序。加強成品油進出口監管,嚴厲打擊成品油走私活動,防止擾亂國内市場。
五、規劃實施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劃》分工,加強溝通協商,密切配合,盡快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并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要建立部門聯合發布信息制度,适時向社會發布産業調整和振興的有關信息。有關部門要适時開展《規劃》的後評價工作,及時提出評價意見。
有關地區要按照《規劃》确定的目标、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訂具體落實方案,确保取得實效。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