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在農業生産資料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俗話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肥料是農作物的糧食,是農作物穩産高産的物質基礎。在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方針(土肥水種密保管工)中,土跟肥占據前兩位,可見其重要,說肥料重要,其實一點都不過分,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用
化肥可增産40-60%糧食作物可增産41—56%,每公斤養分可增産糧食8.5—9.5公斤。以我們這次的中稻試驗為例,高肥力田塊空白産量(基礎地力)700-900斤,中等肥力田塊空白産量600-700斤,低肥力田塊500多斤,但通過施肥,都可達到1100斤,乃至1200多斤,這就是肥料的作用。
科學施肥是提高作物産量,改善農産品品質和降低農業生産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農民施肥普遍存在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的現象,比較突出的是重視氮磷肥,輕視鉀肥和中微量元素,緻使肥料的利用率不到30%,不僅降低施肥效果,增加生産成本,使農産品品質下降,長此下去還會導緻土壤退化,酸化和鹽堿化這樣土壤的自然生産能力就會下降,對我區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不利,也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隻有了解肥料的性質,掌握如何科學施肥,才能真正發揮肥料的有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1.肥料的分類
1.1植物的營養元素及功能
地球大約存在着100多種元素,其中在農作物體内大約有40種。但是農作物在生存上所必需的元素不要那麼多,隻有16種元素,其中碳、氫、氧、氮、磷、鈣、鉀、鎂、硫為主要9種元素,其它元素所需量少,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鐵、硼、錳、銅、鋅、钼和氯等7種。所謂“營養元素”或稱必要無素,是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施肥的過程就是補充其中一些元素。
1.2常見肥料的種類
供應作物營養的要素物質統稱為肥料。肥料的種類很多,因分類标準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常見分類方法如下:
1.2.1按原來來源分類
A、 無機肥料—由無機化合物制成,主要由礦物而來,絕大部分化肥均為無機肥料,适合短期種植或需肥料大的作物,如:碳铵、過磷酸鈣、氯化鉀。
B、 有機肥料—為動植物殘體或動物排洩物制成的肥料。如堆肥、魚粉、骨粉、廄肥及綠肥等,适合長期栽種,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農産品品質,如可增加甜度,色澤等。
1.2.2按要素主成分分類
A、單質肥料—含一種主要成分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和鉀肥等;
B、複混肥料—含兩種以上主要營養元素的肥料經混合或化合而成。
1.2.3按施肥目的分
A、直接肥料—直接供應作物營養要素的肥料,如尿素;
B、間接肥料—主要是用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的肥料,如大灰、硫磺粉、土壤調理劑等。
1.2.4按肥料化學反應分類
A、酸性肥料—施肥後合土壤PH值降低的肥料,如硫铵;
B、堿性肥料—施用後使土壤PH值提高的肥料,如氫氧化鈉;
C、中性肥料—施用後土壤PH值不受影響的肥料,如尿素、氯化鉀。
1.2.5按肥料釋放速度分類
A、速效性肥料—施肥後,即溶入土壤溶液中,為作物所利用的肥料,如氯化铵,尿素;
B、緩效性肥料—施用後,緩慢溶解或釋放出養分,作物隔一段時間才能充分利用的肥料,如有機肥料,包裹肥料等;
1.2.6按施肥時期分類
A、基肥—在播種、換土或移栽前所施用的肥料,肥料混入介質中,應以緩效性或以有機肥為主要施用肥料,主要供應作物生長初期使用,一般以有機肥料和磷肥為主。
B、追肥—在作物生長期内,隻靠基肥無法滿足其生長需要,所補充的肥料,以速效性的化學肥料為主。
2、肥料的施用方法
2.1、基本原則
a、适時适地、少量多次—尤其是粉狀化學肥料,加水釋釋倍數要适中,避免作物被肥所傷;
b、肥料施放的位置—盡可能埋置離根較遠的地方,避免與根系直接接觸,以免傷及根部;
c、大量施肥會造成肥傷,應按包裝上标示或說明書施用;
d、光合作用較強時,需肥較多,陰暗處作物需肥較少;
e、作物生長快速和生長勢強時需肥較多,作物生長開始及旺盛時最需要較多營養,生長勢弱者,需肥較少。
2.2、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大緻要可分為兩種:一般施肥法和葉面施肥法。
2.2.1一般施肥法,即根部施肥,以施用位置可分為撒施、條施、環施及穴施。以肥料形态而言,可分為幹施和液施。
(1)、撒施:将肥均勻撒播于栽種區域的土面上,可提高肥力,均衡供應作物吸收,但是肥效低;
(2)、條施:在作物行間挖溝,将肥料施下後覆土。
(3)、環施:有多年生的果樹上适用,沿果樹滴水線(約樹冠垂直投影處)挖掘約20-30公分的淺溝,施肥後覆土;
(4)、穴施:在植株近旁挖穴,把肥料施入後覆土,此法多用需肥較多或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
(5)、幹施:肥料以固體幹燥狀态施用。如堆肥、廄肥和一般的化肥都是;
(6)、液施:肥料以液體狀态使用。如用廄肥浸出物、人糞尿或将化學肥料溶解後施用。
2.2.2 葉面施肥也是根外施肥。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料溶液後,噴灑于植物葉片上的施肥方法。使用的肥料應是中性的,且易溶于水,不含有毒性物質且不會灼傷葉片。适宜于葉面施用的肥料有:尿素、磷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等。葉面施肥通常為一種輔助性的施肥方法,對于作物發育不良或者根部吸收有障礙時使用,吸收效果非常迅速。
3、常用肥料的施用
3.1、氮肥
3.11氮肥作用及分類
具有氮的标明量,并提供作物氮素營養的單元肥料。氮肥的主要作用是:(1)提高生物産量和經濟産量;(2)改善農産品的營養價值。施用氮肥有明顯的增産效果,在增加糧食作物産量的作用中所占份額在磷鉀肥之上。
氮肥可分為四種類型:(1)铵态氮肥: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铵等;(2)硝态氮肥:硝酸鈉、硝酸鈣等;(3)铵态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铵鈣和硫硝酸铵;(4)酰铵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鈣(石灰氮)
3.1.2氮肥的施用技術
(1)根據各種氮肥特性加以區别對待。碳酸氫铵和氨水易揮發跑氨,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強,肥效快,是旱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作追肥可用铵态氮肥或尿素,有些肥料對
種子有毒害,如尿素、碳酸氫铵、氨水、石灰氮等,不宜做種肥;硫酸铵等盡管可作種肥,但用量不宜過多,并且肥料與種子間最好有土壤隔離。在雨量偏少的幹旱地區,硝态氮肥的淋失問題不突出,因此以施用硝态氮肥較合适,在多雨地區或降雨季節,以施用铵态氮肥和尿素較好。
(2)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以減少肥料的直接揮發、随水流失、硝化脫氮等方面的損失。深層施肥還有利于根系發育,使根系深紮,擴大營養面積。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對奪取作物高産、穩産,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這樣做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作物對養分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培肥地力。氮肥與磷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氮磷兩種養分的利用效果,尤其在土壤肥力較低的土壤上,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在有效鉀含量不足的土壤上,氮肥與鉀肥配合使用,也能提高氮肥的效果。
(4)根據作物的目标産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并且合理掌握底、追肥比例及施用時期,這要因具體作物而定,并與灌溉、耕作等農藝措施相結合。
3.1.3尿素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尿素,學名碳酸二铵,含氮量46%左右,縮二脲應小于0.9-1.5%目前是我國固體氮肥中含量最的肥料,理化性質比較穩定,純品為白色或略帶黃色的結晶體或不顆粒,内加防濕劑,吸濕性,易溶于水,為中性氮肥。尿素養分含量高,适用各種土壤我多種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别是作為根外追肥效果更好!
尿素施入土壤,隻有在轉化成碳酸氫铵後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由于存在轉化過程,因此肥效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同時還要求深施覆土,施後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到深層,降低肥效。
尿素作根外追肥時,特别是作為葉面施肥時,對尿素中的營養成分吸收很快,利用率也高,增産效果明顯。噴施尿素時,對濃度要求也很嚴格,一般禾本科作物濃度在1.5-2%果樹0.5%左右,露地蔬菜0.5-1.5%溫室蔬菜0.2-0.3%之間,對于生長盛期或者是成年的果樹,濃度可适當提高。
使用尿素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一般不直接作種肥,因為尿素中有少量的縮二脲,一般低于2%,縮二脲對種子的發芽和生長均有害。如果是不得已作種肥時,可将種子和尿素分開下地,切記不要用尿素浸種;
(2)、當尿素中縮二脲含量高于0.5%時,不可作根外追肥;
(3)尿素轉化為碳酸氫铵後,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分解揮發,造成氮素損失,因此要深施覆土。
3.2、磷肥
3.2.1磷肥的主要作用
具有磷标明量,以提供作磷養分為其主要功效的單元肥料。磷是組成細胞核、原生質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組成成分。磷參與構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和脂肪的合成、分解和運轉等代謝過程,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養分。合理施用磷肥,可提高作物産量,改善産品品質,加速谷類作物的分蘖,促進幼穗分化,灌漿和籽粒飽滿,促使早熟;還能促進
棉花、瓜類、茄果類蔬菜及果樹的花芽分化和開化結實,提高結果率,提高油料作籽粒含油量等,同時還能促進氮的吸收,提高作物抗旱、抗寒和抗鹽堿等抗逆性。
3.2.2常用磷肥品種的特性
(1) 不同磷肥品種的特性如下:
①、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和磷铵(磷一铵、磷二铵),适合于各種土壤,各種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其中磷铵為氮磷二元複合肥料,最适在旱地施用,且磷含量高,在施用時,除豆科作物外,大多數作物直接施用必須配施氮肥,調整氮磷比例,否則會造成浪費或氮磷比例失調造成減産。
②、混溶性磷肥: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種氮磷二元複合肥料,最适宜在旱地施用,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易引起脫氮損失。
③、枸溶性磷肥:包括鈣鎂磷肥、磷酸氫鈣、沉澱磷肥和鋼渣磷肥。為類磷肥不溶于水,但在土壤中被弱酸溶解,然後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堿性土壤中,與土壤的鈣結合,向難溶性的磷酸鹽方向轉化,降低磷的有效性,因此适用酸性土壤中施用。
④、難溶性的磷肥:磷礦粉、骨粉等,隻溶于強酸,不溶于水,施入土壤後,主要靠土壤中的酸使它慢慢溶解,才能變作物能利用的形态,肥效很慢,但是後效很長,适用于酸性土壤中作基肥,也可與有機肥料堆腐或與化學酸性、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較好。
(2) 磷肥在輪作中的合理分配
①、水田輪作磷肥分配。稻稻連作時,磷肥重點用用早稻,晚稻省施或不施。因為早稻前期生長氣溫低,土壤供磷能力弱,如果底肥磷肥施用不足,将會影響禾苗早發。在較缺磷的水田中,早晚稻磷肥分配比例為2:1在不太缺磷的土壤中,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晚稻利用後效。
②、水旱輪磷肥分配。水旱輪通常是指麥類、油菜、綠肥與單季稻或雙季稻輪作。水稻土由旱地條件變成了淹水條件時,可以促進有效磷的釋放,并增加磷的擴散,從而提高土壤磷素供應強度,磷肥應首先用于旱作,可使同樣多的磷肥增加更的農産品。
③、旱地輪作磷肥分配。在旱地作物輪作中,由于冬夏溫度不同,土壤磷素釋施差異大,冬天溫度低,土壤磷素釋放慢,夏天溫度高,土壤磷素釋放多,磷肥應重點用于冬作上。豆科作物或綠肥與糧食作物輪作時,磷肥應重點用的豆科作物或綠肥上,可以促進固氮作用,達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3) 如何正确施用磷肥
① 根據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決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有效磷小于5mg/kg時,為嚴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應為 1:1左右;有效磷在5-10mg/kg時為缺磷,氮磷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在10-15mg/kg時,為輕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當有效磷大于15mg/kg時,視為暫不缺磷,可以暫不施用磷肥。
②、掌握磷肥在作物輪作中的合理分配。水田輪作時,如稻稻連作,在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為2:1,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用于早稻上;在水旱輪作時,磷肥應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連作時,由于秋冬溫度低,土壤磷素釋放少,而夏季溫度高,土壤磷素釋放多,故磷肥應重點用于秋播作物上。如
小麥、
玉米輪作時,磷肥主要投在小麥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後效。豆科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時,磷肥應重點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進其固氮肥作用,以達到以磷增氮肥的目的。
③、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後,易被子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差,這些都是導緻磷肥當季利用率低的原因。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開溝條施,穴施;水田可以蘸秧根、塞秋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時注意在作基肥時上下分層施用,以滿足作物苗期和中後期對磷的需求。
④、配合施用有機肥、氮肥、鉀肥等。與有機肥堆漚後再施用,能顯著提高磷肥的肥效。但與氮肥、鉀肥配合施用時,應掌握合理的配比,具體比例要根據對土壤中氮、磷、鉀等養分的化驗結果及作物的種類确定。
(4) 鈣鎂磷肥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鈣鎂磷肥主要産自中國,可以說是有中國特色的肥種。由于其原料來源廣,生産工藝簡單,投資也不大,所以過去有很多的鄉鎮企業生産鈣鎂磷肥。一般五氧化二磷含量在12-20%之間,氧化鈣含量在25-30%之間,氧化鎂含量在10-15%之間,二氧化矽的含量在25-40%之間。由此可見,鈣鎂磷肥是一種以磷為主,同時含有鈣、鎂、矽等成分的多元肥料。
鈣鎂磷肥不溶于水,無毒,無腐蝕性,不易吸濕,不易結塊,為化學堿性肥料。它廣泛适用于各種作物和缺磷的酸性土壤,特别适用于南方鈣鎂淋溶較嚴重的酸性紅壤。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①、最适作基肥深施。鈣鎂磷肥施入土壤後,其中磷隻能被弱酸溶解,要經過一定的轉化過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肥效較慢,屬緩效肥料。一般要結合深耕,将肥料均勻施入土壤,使它與土層結合,以利于溶解及作物吸收。
②、南方水田可用來蘸秧根。每畝10公斤左右,對秧苗無傷害,效果也較好。
③、與10倍以後的有機肥混拌堆漚1個月以上,漚制好的肥料可作基肥、種肥,也可用來蘸秧根。
鈣鎂磷肥施用中應注意的事項:
①、鈣鎂磷肥與普鈣、氮肥配合施用效果較好,但不能與他們混施;
②、鈣鎂磷肥通常不能與酸性肥料混合施用,否則會降低肥效;
③、鈣鎂磷肥用量要合适,一般每畝用量要控制在15-20公斤,通常畝施鈣鎂磷肥35-40公斤時,可隔年使用;
④、鈣鎂磷肥最适合于對枸溶性磷吸收能力強的作物,如油菜、蘿蔔、豆科綠肥、豆科作物和瓜類等作物上。水稻田缺矽時,施用鈣鎂磷肥效果較好。
3.3、 鉀肥
3.3.1鉀肥常用品種的特性及科學施用
常用鉀素化肥含有氯根,與農作物品質有關。農作物對缺鉀和對氯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對經濟作物施用鉀肥,注重的是改善産品品質,如施鉀可增加煙草葉片的厚度,改善煙葉的燃燒性和香味,降低果樹果實的酸度,提高甜度,增加甘蔗、甜菜的含糖度,提高出糖率。因此,施鉀要因作物、因土、因種植制度科學施用。
①、不同鉀肥品種的特性與鉀肥的施用。常用的鉀肥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硫鉀鎂肥。硫酸鉀、硝酸鉀、硫鉀鎂肥由于不含氯,而且價格明顯高于氯化鉀,主要用于對氯敏感的作物,如煙草、瓜果類及蔬菜。而氯化鉀則廣泛用于除鹽堿地和煙草等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的其它作物。
②、種植制度與鉀肥的施用。在稻——稻輪作中,晚稻比早稻更易缺鉀,晚稻施鉀效果優于早稻。對水稻冷浸田施用鉀肥,能增加根系活力,同進減輕硫化物、有機酸和亞鐵的危害。水稻秧田施鉀有利于培育壯秧,移栽本田後,返青快、分蘖早、葉片多、産量高。
③、鉀肥施用方法。對大多數作物來說,鉀肥應以基施為主,在施足有機肥的情況下,也可基、追各半,而追肥宜早施。對砂質土壤,宜分次施用,以減少鉀素流失。
3.3.2鉀肥的主要作用
具有鉀标明量的單元肥料。鉀是植物營養三要素之一。與氮、磷元素不同,鉀在植物體内呈離子态,具有高度的滲透性、流動性和再利用的特點。鉀在植物體内對60 多種酶體系的活化起着關鍵作用,對光合作用也起着積極的作用。鉀素營養好的作物,能調節單位葉面積的氣孔數和氣孔大小,促進二氧化碳和來自葉組織的氧的交換;鉀量的充足,能加快作導管和篩管的運輸速率,并促進作物多種代謝過程。
鉀元素稱為品質元素。它對作物産量品質的作用主要有:①、能促進作物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質含量;②、使核仁、種子、水果和塊莖、塊根增大,形狀和色澤美觀;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實中維生素的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它作物的成熟,使熟期趨于一緻;⑤增加産品抗碰傷和自然腐爛能力,延長貯運期限;⑥增加棉花、麻類作物纖維的強度、長度和細度,色澤純度。
鉀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蟲害侵襲的能力。
3.3.3常用的鉀肥品種
鉀肥品種較少,常用的隻有氯化鉀和硫酸鉀,其次是鉀鎂肥。草木灰中含有較多的鉀,常把草木灰當作鉀肥用。另外還有少量的窯灰鉀肥作為鉀肥施用。我國鉀資源較少,目前主要靠進口。
3.3.4如何正确施用鉀肥
要掌握鉀肥的正确施用方法,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① 因土施用。由于目前鉀肥資源緊缺,鉀肥就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一般土壤速效鉀低于80mg/kg時,鉀肥效果明顯,要增施鉀肥;土壤速效鉀在 80-120mg/kg時,可少施鉀或不施鉀肥。從土壤質地看,砂質土速效鉀一般較低,應增施鉀肥;粘質土速效鉀往往含量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堿地不能施氯化鉀。
②、因作物施用。施于喜鉀作物如豆科作物、薯類作物、甘蔗、甜菜、棉麻、煙草等經濟作物,以及禾谷類的玉米、雜交稻等。
③注意輪作施鉀。在稻——稻輪作中,如果早稻施有有機肥,晚稻可不施有機肥,那麼鉀就應施在晚稻上。在小麥、玉米輪作中,鉀肥應施在玉米上。
④注意鉀品種之間的合理搭配。對于煙草、糖類作物、果樹應選用硫酸鉀為好;對于纖維作物,氯化鉀比較适宜。由于硫酸鉀成本比較高,在高效經濟作物上可選用硫酸鉀;而對于一般的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則宜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3.3.5硫酸鉀肥的施用方法及意事項
硫酸鉀是白色或帶灰黃色的結晶體,氧化鉀含量一般在50%左右。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溫度的上升而增大。吸濕性較低,不易結塊,最适合配制混合肥料,而且物理性狀優于氯化鉀。
硫酸鉀為化學中性、生理酸性肥料,廣泛用于各種作物,特别是對氯敏感的作物。其具體使用方法有:
①、可用作基肥。旱田用硫酸鉀作基肥時,一定要深施覆土,以減少鉀晶體的固定,并利用作物根系吸收,提高利用率;
②、用作追肥。由于鉀在土壤中移動小,應集中條施或穴施到根系較密集的土層,以促進吸收。砂土容易缺鉀,宜作追肥,以免流失;
③、可作種肥或根外追肥。作種肥畝用量1.5_2.5公斤,也可配成2%-3%的溶液,作根外追肥;
使用硫酸鉀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①對于水田等還原性較強的土壤,硫酸鉀不及氯化鉀,主要缺點是易産生硫化氫毒害。酸性土壤宜配合施用石灰;
②、硫酸鉀較貴,在一般情況下除了對氯敏感的作物外,能用氯化鉀的就不要用硫酸鉀;
③、對于十字花科作物和大蒜等需硫較多的作物,效果較好,應優先調配使用。
4、鑒别肥料真假及其對策
4.1肥料的鑒别
農民在購買肥料時,對肥料的質量比較關心,如何鑒别肥料的質量,一直是廣大農民朋友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肥料可分為四類:即單元素肥料、複合肥、混配肥、葉面肥。
1、單元素肥料的鑒别。
市場上出現最多的假冒氮肥,如假尿素,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整袋成份不一緻。如果包裝袋上口處的流動性好,下面的不流動甚至結塊,且可聞到較強的揮發氨味。則基本上可以判斷上面是尿素,下面是假摻的碳酸氨铵。如果上下流動性都很好,但顆粒的顔色、粒徑大小不一緻,則可能是假摻的硝酸铵;另一種情況是整袋肥料的成份一緻,常見的假冒物有:吉化顆粒硝酸铵、俄羅斯顆粒硝酸铵,還有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如多元醇等。雖然上述物質的顆粒、顔色、溶解性與尿素很相似,但應用以下方法仍可以鑒别:
①、外觀:尿素為白色半透明顆粒,表面無反光;而硝酸铵顆粒表面有明顯的色澤和反光;多元醇為不透明的乳白色顆粒,沒有色澤也不反光。
②、手感:尿素光滑、松散、沒有潮濕的感覺;硝酸铵雖然光滑但卻有濕潮感;多元醇雖然松散無潮濕感,但卻不太光滑。
③、火燒:分别把三種物質放在燒紅的木碳或鐵闆上,尿素熔化、冒白煙、有氨臭味;硝酸铵劇烈燃燒、發出強光和白煙,并拌有“嗤嗤”聲;多元醇雖分解燃燒,但無氨味。
市場上流通的單元素磷肥品種主要為普鈣,已發現的假冒物有:磷石膏、鈣鎂磷肥、廢水泥渣、磚瓦粉末。主要鑒别方法如下:
①、外觀:普鈣為灰色的疏松粉狀物,有酸味;磷石膏為灰白色的六角柱形結晶或晶狀粉末,無酸味;鈣鎂磷肥的顔色為灰綠或灰棕,沒有酸味;呈很幹燥的玻璃質細粒或細粉末;廢水泥渣為灰色粉粒無光澤,有堅硬塊狀物,粉粒較粗,無酸味;磚瓦粉末顔色發蘭、粉粒較粗,無酸味。
②、手感:普鈣質地重,手感發膩;磷石膏質地輕,手感發棉、比較輕浮;鈣鎂磷肥質地重,手感受棉、較幹燥;廢水泥渣質地重,不幹燥,有堅硬水泥渣存在;磚瓦粉末手感發澀,不幹燥,有磚瓦渣存在。
③、水溶性:普鈣部分溶于水;磷石膏完全溶于水;鈣鎂磷肥不溶于水;廢水泥粉和磚瓦漿在水多的情況下發生沉澱。
④、在磷肥的識别中若出現以下現象:普鈣中有土塊、石塊、煤碴等明顯雜質,則可斷定為劣質産品;若酸味過濃,水分較大,則為未經熟化的不合格非成品;如果發現顔色發黑,手感發澀、發紮,為不粉煤灰假冒品。
2、複合肥的鑒别
市場上出現較多的假冒的複合肥是磷酸二铵。已發現的假冒物有:硝酸磷肥、重過磷酸鈣(三料)、顆粒過磷酸鈣,雖然它們與磷酸二铵的顔色、顆粒和抗壓強度相似,但養分、種類、含量、價格的差别卻很大。磷酸二铵的養分含量為P2O546-48%、N16-18%;硝酸磷肥的養分含量為P2O511-13%、 N25-27%;重過磷酸鈣(三料)的養分含量為P2O542-46%;顆粒過磷酸鈣的養分含量為P2O514-18%。它們的區别方法如下:
①、外觀:磷酸二铵(美國産)在不受潮的情況下為不規則顆粒,其中心黑褐色、邊緣微黃,顆粒外緣微有半透明感,受潮後顆粒黑褐色加深,無黃色和邊緣透明感,着水後在表面泛起極少量粉白色。硝酸磷肥也為不規則顆粒,顔色為黑褐色,表面光滑。重過磷酸鈣(三料)的顆粒為深灰色。過磷酸鈣顆粒的顔色淺,為灰色,表面光滑程度差。
②、水溶性: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重過磷酸鈣(三料)均溶于水;顆粒過磷酸鈣僅部分溶于水。
③、火燒:磷酸二铵、硝酸磷肥在燒紅的木炭或鐵闆上能很快熔化,并放出氨氣;重過磷酸鈣(三料)在燒紅的木炭或鐵闆上沒有氨味;過磷酸鈣在燒紅的木炭或鐵闆上也沒有氨味,并且顆粒形狀無變化。
④、必要時通過化驗室作定量分析。
3、混配肥的鑒别
混配肥也稱複混肥,三元(N+P2O5+K2O)養分總含量大于等于40.0%的肥料稱為高濃度複合肥。當前市場上以三(多)元複合肥為名稱的絕大多數肥料不是複合肥,而是混配(複混)肥。假冒的混配(複混)肥多為污泥、垃圾、土、煤灰粉等顆粒物,一般不含氮素化肥。區别方法為:
①、外觀:含氮素化肥特别是含尿素或硝酸铵較多的混配(複混)肥由于在生産過程中爐溫适合,因而顆粒熔融狀态好,表面比較光滑;而假混配(複混)肥顆粒表面粗糙,沒有光澤,看不見尿素等肥料的殘迹。
②、火燒:燒灼方法是辨别真假混配(複混)肥和鑒别濃度高低的主要方法。在燒紅的木炭或鐵闆上複混(混配)肥會熔化(氮素越多熔化越快)、冒煙,并發出氨味,顆粒變形變小(濃度越高殘留物越少)。當然最準确的還是抽樣作定量分析。
4、葉面肥的鑒别
一般劣質的葉面肥多表現為包裝簡單,三證(質量合格、生産許可證、肥料登記證)号不全,成分不明。有的濃度很低、液體透亮,有的則有明顯沉澱。鑒别方法如下:
①、包裝:檢查商品是否是農業部門登記的産品,有無肥料使用登記證号,産品
商标(注冊)、主要成分、使用範圍、廠名廠址與農業部門的文件通告是否一緻,如果有明顯不同,則是假冒産品;如果沒有肥料全部登記證号,則屬非法生産、銷售的産品,不能推廣使用。
②、外觀:對液體肥料講,産品說明中标稱含硫酸亞鐵的液體肥料應發綠;含黃腐酸的液體肥料應呈棕褐色;含腐殖酸鈉鉀鹽的液體肥料應呈黑褐色。如果已标明分别含有上述各種成分,但與上述各顔色不符的即是假冒品;如果顔色相符,但沉澱過多,則是劣質品。固體葉面肥料主要由尿素、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等複混配成,可按上述單元素肥料、複合肥料等的鑒别方法采用直觀其顔色、晶體形狀等方法加以識别。
③、看田間效果:按照使用說明上的方法進行噴施操作,3-5天後作物的葉色和生長情況應有明顯的變化;含鋅的肥料産品其葉色的變化應更為明顯;而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後一周左右仍無變化的就是假冒僞劣産品。
4.2肥料經銷中應注意的問題
1.正确選擇肥料銷售單位
目前經營肥料的單位很多,有農業生産資料公司、供銷合作社、土肥站、農業技術推廣站、個人等等。衆多的銷售單位提供了廣泛選購的機會,但也增加了選購的風險。肥料用戶應堅持:選擇信譽好的經銷單位,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信譽差的經銷單位,更不能選擇開着車,沿街叫賣的流動肥料經銷商。
2.正确選擇肥料品種
根據所施肥的農田、種植的作物,正确選購肥料。在目前農民普遍存在農業技術不高的情況下,建議選購常規肥料品種:如尿素、硫酸铵、碳酸氫铵、氯化铵、過磷酸鈣、氯化鉀、硫酸鉀、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複混肥料。不要輕易選購帶有一些誇大宣傳性質的肥料,例如“XXXX王”、“XXXX霸”等等。
3.正确施用肥料
一般情況下,肥料袋中沒有使用說明書,這就要求肥料用戶了解和掌握一般的肥料使用知識,例如尿素、氯化鉀、複混肥料、碳酸氫铵、硫酸铵等等一般肥料不能用作種肥,氯化鉀、氯化铵、含氯化铵或者氯化鉀的複混肥料不能用在忌氯作物上。
4.保留購肥憑證
目前每家農産種植的農田面積都比較多,選購的肥料量都比較大,為了确保肥料質量問題索賠的順利進行,務必保留購肥憑證。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索要購肥發票,或者購肥收據,發票或者收據上應注明購買肥料的名稱、數量、價錢等項目,加蓋銷售單位的公章。
5.合理保管理肥料
保管肥料應做到“六防”;①防止混放。化肥堆放在一起,容易使理化性狀變差。如過磷酸鈣遇到硝酸铵,會增加吸濕性,造成施用不便;②防标志名不符實。有此經銷戶用過的複混肥袋裝尿素,有的用尿素袋裝複混肥其它的肥料,還有的用進口複合肥的袋子裝專用肥,這樣銷售或使用過種中出現差錯;③防破袋包裝,如進口複合肥或國産高濃度複合肥,吸濕性強,吸水後後會變成糊狀物,影響銷售和使用;④防火。有此肥料遇高溫會分解,讓養分損失,也污染環境;⑤防腐蝕。過磷酸鈣中含有遊離酸,碳铵則成呈堿性,這些肥料不要與金屬容器或磅稱直接接觸,以防被腐蝕;⑥防肥料與種子、食物混存。特别是揮發性較強的碳铵與種子混放在一塊,會影響種子發芽,應予以充分重視。
6.出現質量問題的應對措施
如果施用後發現出現了質量問題,如作物營養不足、燒苗燒根、種植的作物死亡,應及時請當地的農技專家進行診斷,并及時向有關執法部門進行積極投訴。有法定義務受理投訴的執法部門包括農業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通過投訴,争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内将損失挽回,索賠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質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農業部門也會根據《肥料管理條例》或《耕地地力保養管理辦法》進行處理.
總之,出現問題後,要及時保留證據,提交證據,積極投訴,莫要耽誤和觀望。
5、最新的土肥技術
5.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1、什麼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講,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核心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同時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作物缺什麼就補什麼,需多少就給多少,實現各養分之間的平衡供應,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作物的需要;達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減少用量,提高作物産量,改善農産品品質、節省勞力、節支增收的目的。
2、測土配方施肥應遵循的原則
測土配方施肥主要有三條原測:一是有機與無機結合。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必須以有機肥為基礎。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進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因此,必須堅持多種形式的有機肥投入,才能培肥地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各種元素的配合是測土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随着産量的不斷提高,在耕地高度集約利用的情況下,必須進一步強調氮、磷、鉀肥的相互配合,并補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獲得高産穩産;三是用地與養地結合,投入與産出平衡。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循環,必須堅持用養結合,投入與産出相平衡。破壞或消耗了土壤肥力,就意味着降低了農業再生産的能力。
3、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意義
測土配方施肥不同一般的“項目”或“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基礎的工作,是直接關系到農作物穩定增産、農民收入穩步增加、生态環境不斷改善的一項“日常”性的工作。測土配方施肥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工作,它是由一系列理論、方法、技術、推廣模式等組成的體系,隻有社會各有關方面都積極參與,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才能真正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單位(土肥站)負責測土、配方、施肥指導等環節,建立技術推廣平台,肥料生産企業、肥料銷售企業等搞好配方肥生産和供應服務,建立良好的生産營銷機制,不斷提升和完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到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4、 配方肥料
指以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以各種單質化肥和(或)複混肥料為原料,采用摻混或造粒工藝制成的适合特定區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5、 常見不合理的施肥有哪些
不合理的施肥通常是指由于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的。常見的現象有:(1)肥料淺施或表施。肥料易揮發,流失或難以到達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浪費,利用率低。肥料應施于種子或作物植株側下方16——26厘米處;(2)雙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鉀生産的複混肥稱為雙氯肥,含氯約 30%,易燒苗,要及時澆水。鹽堿地和對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對葉(莖)菜過多施用氯化鉀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鮮嫩、纖維多,而且使蔬菜味變苦,口感差,效益低。尿素複合肥含氮高,縮二脲含量也高,晚燒苗,要注意澆水和施肥深度;(3)農作物施用化肥不當,可造成肥害,發生燒苗、植株萎蔫等現象。例如,一次性施用化肥過多或施肥後土壤水分不足,會造成土壤肥料溶液濃度過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難,導緻植株萎蔫,甚至枯死。施氮肥過量,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氨或铵離子,一方面氨揮發,遇空氣的霧形成堿性小水珠,灼傷作物,在葉片上産生焦枯斑點;另一方面,铵離子在旱地上易硝化,在亞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铵,氣化産生二氧化氮會毒害作物,在作物葉片上會出現不規則水漬斑塊,葉脈間逐漸變白。此外,土壤中铵态氮過多時,作物會吸收過多的铵,會引起铵中毒。(4)過多使用某種營養元素,不僅會産生毒害,還會妨礙作物對其它營養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例如,施氮過量會引起缺鈣;硝态氮過多會引起缺钼失綠;鉀過多會引起鈣、鎂、硼的有效性;磷過多會降低鈣、鋅、硼的有效性;(5)鮮人糞尿不宜直接施用于蔬菜。新鮮的人糞尿中含有大量病菌、毒素和寄生蟲卵,如果未經腐熟而直接施用,會污染蔬菜,易傳染疾病,需經高溫堆漚發酵或無害化處理後才能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糞便在腐爛過和還會産生大量的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易使蔬菜種子缺氧窒息;同時産生大量的熱量,易使蔬菜種子燒種或發生根腐病,不利于種子萌芽生長;
為防止肥害的發生,生産上應注意合理施肥。一是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緩沖能力;二是按規定施用化肥。根據土壤養分水平和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情況,合理施肥,不随意加大施肥量,施追肥掌握輕肥勤肥的原則;三是全層施肥。同等數量的化肥,在局部施用往往造成局部溶液濃度急劇升高,傷害作物根系,改為全層施肥,讓肥料均勻分布于整個耕層,能使作物避免傷害。
6、 作物營養失衡的症狀
施肥可以促進作物生長,但是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根據不同土壤條件,不同的作物及不同的生長時期有針對性地施肥,作物缺乏某種元素會産生生理障礙,影響正常生長,但如果某一種元素過剩,不會影響另外營養元素的吸收,同樣也會使作物生長受阻,因此一定均衡施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6.1營養過剩
(1) 氮素過剩時,作物會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來合成蛋白質、葉綠素和其它含氮化合物,從而使纖維和果膠等形成減少而導緻細胞壁大而厚,組織柔軟莖葉徒長,易倒伏、易受病蟲害的侵襲。
(2) 磷素過剩時,倒由于呼吸作用過于旺盛而消耗大量糖分,緻使植株矮小,葉片能厚而密集,纖維素含量增加,蛋白質含量降低。由于磷的過分吸收而使作物對鐵、錳和鋅的吸收減少。一般情況下,磷過剩會伴随着鋅、鐵、錳等的缺乏症狀出現。
(3) 鉀過剩時,會由于體内離子的不平衡而影響其它陽離子(特别是鎂)的吸收。
(4) 鈣過剩時,雖不會對作物産生毒害,但也有可能造成鐵、錳、鋅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
(5) 鎂過剩時,根的發育會受阻,莖中木質組織不發達,綠色組織的細胞體積增大,但數量減少。
(6) 硫過剩進,作物生在強還原介質中,會受硫化氫的毒害而變褐變黑,腐爛死亡。
(7) 鐵過剩時,葉片會出現褐色斑塊,組織壞死,鐵中毒時可能伴随着磷、銅、錳等元素的不平衡。
(8) 在強酸性(PH〈4.0)或錳含量過高的介質中,可能會産生錳毒害,錳中毒時的症狀表現為老葉上出現棕色的含有較多錳氧化物的斑塊。
(9) 銅過剩時,生長會受到抑制,嚴重抵制鐵的吸收,新生葉片出現黃化,同時根的發育受阻,出現萎縮症狀,接着枯死。
6.2缺素症狀
症狀出現部位 老組織 不易出現斑點 缺氮:老葉黃化、早衰、新葉淡綠
缺磷:莖葉暗綠、少分蘖,易落果
易出出斑點脈間失綠 缺鉀:葉尖及邊緣先枯黃、病害多、穗不齊、果實小、早衰
缺鋅:葉小簇生、班點常在主脈兩側,植株矮小、早熟
缺鎂:穗小穗少,果實變色
新組織 頂芽易枯死 缺鈣:葉尖彎鈎狀粘連,菜心腐爛病
缺硼:莖、葉柄變粗易開裂,花而不實,晚熟
頂芽不枯死 缺硫:新葉黃化、失綠勻、開花遲
缺錳:脈間失綠、有細小棕色斑點
缺銅:幼葉萎蔫、出現花白斑,生長緩慢、果實小、穗少
缺鐵:脈間失綠至整葉淡黃、落果,枯梢
缺钼:葉脈間失綠、畸形、斑點布滿葉片,根瘤發育不良
因此,肥料中的任何元素都不能過多或過少,一定要實行配方施肥。
(二)、普及稭杆還田技術
農作物稭杆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是有機肥料的重要資源,加大稭杆還田力度,對提高作物産量,培肥土壤地力,提高耕地質量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㈠稭杆還田的作用:
1、促進了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提高了耕地質量。新鮮稭杆在腐殖化過程中産生富有活性的團聚劑和土粒結合,形成團粒結構。
2、土壤的生化活力強度提高,酶活性增強,促進了有機質養分的提高。
3、能減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4、保水保墒,減少水土流失。
稭稈還田後,促進了微生物的活動,加強生物固氮能力,減少氮素的損失和作物中、後期可能出現的脫肥現象,提高土壤中代換性鉀的水平,增加硫、矽等微量元素。稭杆還田在改善土壤營養狀況同時,還促進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狀的改善。首先,促進了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新鮮稭杆在腐殖化過程中,産生富有活性的團聚劑和土粒結合,促進土壤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其次,能提供較穩定的腐殖質,對保持土壤中腐殖質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土壤肥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第三,稭杆分解釋放了大量的能量物質,微生物數量激增,土壤的生化活性強度顯著提高,多種酶的活性得到增強。這對有機質養分的釋放有良好的作用。另外還能減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㈡稭杆還田的主要方法:
1、覆蓋免耕還田
此方法包括早稻草全量覆蓋稻田,在不進行犁田條耕下直接插晚稻。具有節省犁田用工,争取季節的優點,但插秧速度較慢。适合于灌溉條件好,泥腳較深的農田。曬田下能硬泥,保持田泥漿湖狀,盡可能低割樁以利插秧。
2、留高樁還田
油菜割分枝,早稻、晚稻割取穗部脫粒,将其中下部稭稈還田,一般通過犁翻和機耕實現還田。稭稈留高樁還田,具有調節勞力,争取季節,還田均勻等特點。凡是有水源保證的農田均可采用該方法。
3、翻壓還田
即将稭稈均勻撒于田面,通過牛耕或機耕還田。将稭稈撒于犁溝或将稭稈切為幾段撒開耕翻效果更好。此方法用工量增加,适合季節不緊張或農田較少的地區。禾蔸适當留高,可相對減少稻草長度,有利稻草均勻還田,減少稻草成堆現象。
4、晚稻稭稈覆蓋還田
此方法主要是解決晚稻草還田的問題。晚稻收割前7-15天在農田濕潤條件下,将冬季作物(如油菜、黑麥草)種籽均勻撒于稻田或點播于稻株旁,晚稻收割時将稻草均勻覆蓋田面。在稻田開圍溝、廂溝時對稻草适當壓土,也可采用冬季作物直播免耕稻草留高樁還田方法。
5、碎稈還田
采用粉碎機具,将稭稈軋碎後還田,适應于玉米稈等高稈、硬稈的還田處理。
6、易地還田
将稭稈用于附近果園、菜地或其他旱作土壤的覆蓋,是解決晚稻草還田的好辦法。
7、堆腐還田
采用催腐劑或腐稈靈對稭稈進行堆腐,使之成為優質有機肥還田。此方法适合于晚稻、一季稻稻草和秋玉米稈的處理。
8、稭稈機械化還田
将農作物稭稈整株(或留高樁)比較均勻地撒布于田間,灌水泡田用水田旋耕機耕田埋草。
㈢稭杆還田的技術要點:
(1)稭杆還田數量無論是稭杆覆蓋或翻壓還田,都應考慮稭杆适宜還田數量。數量過多,不利稭杆的腐爛和礦化,甚至影響出苗或幼苗的生長,導緻當季作物減産。過少達不到應有的目的。稻草或稻根茬等一般每畝150-200公斤為宜。
(2)應配合施用氮、磷化肥。新鮮稭杆碳氮比高,施入田地時,會出現微生物與作物争奪氮素等速效養分的現象。可配合碳铵、過磷酸鈣、鈣鎂磷肥施用,畝用量為碳铵15-30公斤。
(3)翻埋時期一般在作物收割後立即翻耕入土,避免因稭杆被曬幹而影響腐熟速度。因此,旱地應邊收邊耕埋;水田宜在插秧前7-15天施用。覆蓋還田因作物種類不同而異。蔬菜先整地噴除草劑、蓋草再移栽。春播作物(如玉米、西瓜、紅薯、甘蔗、
大豆等)在最後一次中耕追肥後蓋草。桔園在冬肥或夏肥後蓋草。茶園在施基肥并除草後蓋草。
(4)注意事項新鮮稭杆在土壤中腐解時會産生各種有機酸,對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有不良影響。因此,在酸性和透水性差的土壤上進行稭杆直接還田時,應施入适量石灰(30-40千克/畝),中和稭杆在分解過程中産生的有機酸,以預防中毒和促進稭杆的腐解。此外,稭杆直接還田可能會傳染病害,應避免将有病害的作物稭杆直接還田。
(5)加強肥水管理。稭杆翻壓後,稭杆中的鉀素很快随水釋出,因此要堅持淺灌、勤灌,避免串灌、漫灌,防止養分流失。(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