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昊源化工官方網站!

新聞中心

行業動态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态

廢止農資專營呼聲高,供銷社壟斷不再競争壓力大
來源:中國化肥網   作者:卞民德   發布時間:2009-11-26   閱讀次數:3811次  
    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無比輝煌的農村供銷社能否在改革中新生?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涅槃”?11月17日至22日本報記者調研了江西省南昌市、新餘市所轄的三個縣區。
    在江西省新餘市羅坊鎮供銷社在這裡建起一座氣勢恢弘的大樓成為當時鎮上的标志性建築。如今大樓早已破敗但遠遠望去依然可以令人想到當年的輝煌。 
  原供銷社職工胡志忠近年來組織的“昌盛花生米合作社”把這裡租了下來當作收儲農副産品的庫房。“我站過櫃台進過社辦企業經曆了供銷合作社的輝煌也趕上了後來的沒落。”胡志忠說。
  “光我們一個縣供銷社銀行債務就達1.6億元”——
  失去壟斷優勢的供銷社走向市場後不斷萎縮虧損嚴重
  供銷合作社在全國農村商品流通中曾經是具有絕對壟斷地位的流通渠道和經營實體。上世紀80年代中期個體、私營商販還沒有大規模出現之前農民的衣食住行生産、消費幾乎依賴供銷合作社提供。因為壟斷所以有過輝煌的業績。
  壟斷注定不能長遠。商業流通領域最終要回到競争的軌道。
  随着城鄉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流通市場百舸争流。90年代中後期國務院作出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棉花(資訊行情)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從此供銷社開始全面走向市場體制和機制弊端日益凸顯業務不斷萎縮虧損嚴重。
  “光我們一個縣供銷合作社銀行債務就達到了破天荒的1.6億元。”南昌市進賢縣供銷合作社主任錢江雲還清楚地記得有段時間自己基本上每周都會收到法院的傳票根本沒精力幹别的工作。
  從2001年開始江西省供銷系統啟動社有企業改制工作通過債權回購、債務減讓、破産重組等手段化解了30億元的不良貸款。截至目前全系統總體改制面已達99%以上完成職工身份置換近10萬人。 
  “人員老化、思想僵化、功能弱化”——
  走過60年的農村供銷社并沒有随時間積累起雄厚的資本
  這隻是籠統的數據。在基層一些供銷社仍處境艱難。
  在南昌市進賢縣26個基層供銷社至今仍有十幾個沒有完成改制許多職工多年沒有領到工資基本的生活保障也難以落實。即便是在發展相對較好的新餘供銷合作社一些基層社也背負着沉重的人員包袱生存艱難。
  新餘市渝水區供銷合作社主任袁靖說:“改制并不能讓供銷社一勞永逸資産、業務的全面萎縮人員老化、思想僵化、功能弱化這是供銷社的現狀和最大弱點。”
  從成立到今天供銷合作社曆經風風雨雨資曆不能說不“老”。但走過60年的農村供銷社并沒有随時間積累起雄厚的資本。
  “幹部職工對市場經濟認識不足不然我們也不會輸得這麼慘。”新餘市供銷合作社主任張智程認為條塊分割、理念落後是供銷合作社在轉型過程中困難重重的主要原因。
  經過改制省、市、縣供銷合作社隻留下一個參照公務員管理的機關“包袱”輕了但發展并未實現大跨越。一些基層供銷社安于現狀“守着農資攤子依托老房收租子”觀望的心态仍然很重。
  中華供銷合作總社的分析顯示目前供銷合作社的主營收入還是來自于消費品零售和農業生産資料銷售。記者注意到這種優勢源于我國農資産品的市場化程度不高而不是供銷社自身的經營能力。從1985年起國家逐步放開農資經營和價格但許可專營制度一直沒有被徹底廢止。農資經營仍限于農資公司、供銷社、農業“三站”(即農技推廣站、植保站、土肥站)和生産企業個體和私營企業受到種種限制。
  近年來農資市場廢止專營制度的呼聲日高。今年9月國務院又出台《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放開化肥經營限制。可以想見未來農資市場競争将更加激烈供銷社生存将面對更大的挑戰。(卞民德) 

聯系我們/CONTACT US

安徽省阜陽市颍東區東盛路233号    (點擊查看地圖)

0558-2368015    0558-2368080

haoyuan_cn@126.com

皖公網安備 34120002001531号

留言内容:
姓  名:
電  話:
郵  箱:
技術支持:昊源集團信息中心
返回頂部
Baidu
sogou